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辆评测 车辆评测

上海汽车集团董事长,上海汽车集团董事长陈

tamoadmin 2024-05-26 人已围观

简介1.上汽高管团队为什么要进行内部调整?2.车友锐评丨 发力L项目,上汽集团能在高端新能源市场分一杯羹吗?3.上汽终止收购神州租车,陈虹称未来运营方面双方未达成一致4.渠道之争终结,上汽奥迪构建创新商业模式5.又一高端品牌,上汽新品牌定名“智己汽车”一夜之间,神州租车的姿势,便从紧抱帝都本地大佬大腿,变成了眺望魔都巨头。是的,6月初“北汽收购神州优车4.5亿股股份(约21.26%)”的话音似乎还没散

1.上汽高管团队为什么要进行内部调整?

2.车友锐评丨 发力L项目,上汽集团能在高端新能源市场分一杯羹吗?

3.上汽终止收购神州租车,陈虹称未来运营方面双方未达成一致

4.渠道之争终结,上汽奥迪构建创新商业模式

5.又一高端品牌,上汽新品牌定名“智己汽车”

上海汽车集团董事长,上海汽车集团董事长陈

一夜之间,神州租车的姿势,便从紧抱帝都本地大佬大腿,变成了眺望魔都巨头。

是的,6月初“北汽收购神州优车4.5亿股股份(约21.26%)”的话音似乎还没散尽,马上收购者的身影变成了上汽。7月2日晚,上汽集团和神州租车两大上市公司的公告堪称突如其来:双方以及子公司签署收购要约,前者子公司上汽香港将以大约18.98亿港元拿下神州租车28.92%的股份。

如果你只看上汽信心满满的公告,大概会理解为“移动出行前途无量,于是我们追加投资”,对神州租车来说,则似乎是“牵手整车巨头,前景无限光明”,好像一派皆大欢喜的局面。

没错,站在上汽的视角,共享租赁确实可以成为新业务,并且能够成为“非个人用户”的重要售车途径。但复盘神州优车的财务状况,以及上汽既有的EVCARD业务,仔细思量之下,恐怕没有那么美好。

当传统汽车产业逐渐在饱和的市场里摸到增长瓶颈,新业务模式自然成为必须探索的方向,只是“新”非但不等于“好”,甚至反而还带着一股青涩。在新出行业务还不能顺利解决自身盈利模式的时候,你以为那是一片沃土,其实仍然是个巨坑。

新扩张背后的窟窿

商业兼并重组,出于运营和架构的考量,往往涉事方会比较复杂。

按照本次公告,上汽全资子公司——上海汽车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香港”)与神州优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UCAR?Limited、?UCAR?Service?Limited、?UCAR?Technology?Inc(以下简称“神州优车”)以及神州租车股东Amber?Gem?Holdings?Limited(以下简称“Amber?Gem”)签署《收购要约》,上汽香港拟以每股3.10港币的价格以现金出资方式收购神州优车及Amber?Gem所持有的神州租车有限公司(“神州租车”)不超过6.13亿股股份,换算下来即交易金额接近19亿港元。

而神州租车发布的内幕消息公告比上汽方面更为细致:神州优车出售的股份不超过4.42亿股公司股份(神州优车持有神州租车442,656,855股,占比20.87%),总代价最多为13.72亿港元。Amber?Gem出售的股份不少于1.70亿股股份(Amber?Gem持有神州租车312,956,260股,占比14.76%),交易金额为5.25亿港元。也就是说,上汽香港可以收购神州优车所持的所有神州租车股权,而从Amber?Gem可以收购不少于8.02%,合计接近28.9%股比。

因此,就如本文开头所总结的:上汽香港作价大约18.98亿港元(按照公告,最终交易数量仍然以实际交割股份数量为准),从神州优车和Amber?Gen手中获得神州租车28.92%的股份。

从业务上分析,双方有着可以“一拍即合”的理由。

从EVCARD、享道出行和安吉租赁的布局开始,上汽就一直希望能够在移动出行方面有所作为,甚至获得新增长点。就像今年6月份上汽2019年度股东大会上,上汽董事长陈虹所强调的,基于集团转型升级的需求(转型为“移动出行服务于产品的综合供应商”),上汽将进一步加大混改力度;集团将通过混改,在新出行、新零售、通信技术等领域,建立起新的朋友圈、生态圈。

在上汽前述三个出行业务里,“享道出行”被倾注了最多的关注和筹码,2018年“享道出行”问世之初,定位于偏B端(企业级、商务级)的网约车品牌,两个子品牌中,“享道专车”侧重面向高端市场的专车服务,“享道租车”面向企业级出行服务。相形之下,如今EVCARD声量已经远不如前两年,并且有说法称将被整合到“享道出行”旗下。这就意味着上汽的移动出行业务板块里,面向个人用户快捷出行需求的业务(类似快车、个人长短租车)相对是短板。

神州租车恰恰在to?C端方面更有优势,属于国内率先布局个人长短租的企业之一,因此它头上的光环也并不只是“亚洲最大出行公司”。当然,“亚洲第一”的金腰带也确实给神州增光添彩,目前神州租车车队总车辆数字接近15万辆,而国内另外三家较大的同行——首汽租车、一嗨租车和国信租车在稍早的时候分别为5.8万辆、4.5万辆和2.4万辆(当时神州的数字是10.25万辆),从覆盖城市数量和网点数量看,神州也是遥遥领先(统计时为306个城市,1,137个网点,如今有所增长,另外三家都是73~145个城市,355~500个网点)。

从“非个人用户”的重要售车途径来看,上汽如果拿下神州租车,每年会出现一个新的销量增长点。根据神州租车年报,目前其在国内300多个城市设有1100多个服务网点,个人客户超过千万、企业级用户达到数万家。其车队总规模为148,894辆,其中平均每日汽车租赁车队规模111,636辆。2015、2016、2017年底和2018年底分别为91,179辆、96,449辆、102,500辆和135,191辆,即2016~2019年分别新增5,270辆、6,051辆、32,691辆和13,703辆。按照这个势头,虽然每年新增也就在1~3万辆之间,但倘若主要贡献给新能源车业务,仍然还是较为可观。

而且从共享租赁移动出行业务可以延伸到服务、售后、广告、大数据、技术合作、配套设施等周边业务,也有利于在“圈地”、“拿投资”方面获得地方政府青睐。看起来,上汽牵手神州的算盘打得很溜。

然而光鲜的表象背后仍然有窟窿。《汽车公社》了解到的是,神州优车的债务清偿压力不可小视。“瑞幸爆雷”在整个投资界的震荡还未消散,陆正耀和神州系头上的阴云亦远未消散。今年6月30日,神州优车因为未按时披露2019年年度报告,公司股票自7月1日其被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停牌并临时更换审计机构,后来给出的解释是疫情导致进度延后,但有消息指出幕后的真实原因可能与神州优车存在财务问题有关,或存在类似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问题,即去年上半年财报中有1/3甚至更多的营业收入是虚增出来的。

而本次神州租车的公告也有潜台词:上述拟收购股份存在部分股权质押情况,收购事项的完成受限于若干先决条款,还未具体实行,还依旧存在一定的风险。

新增长点,还是新陷阱?

你以为风险只在神州那一端吗?错。

从神州这样的移动出行龙头,到上汽之类布局移动出行业务的整车巨头,目前都很难真正有底气搞定这块业务的盈利。就像共享单车,“价值闭环”、“生态盈利”的故事说了很多年,品牌却死掉一大片,如今连摩拜都渐渐压低了声音,只有攀附在巨头身上的哈罗、青桔、美团还在争夺市场份额。对上汽来说,它自己的移动出行业务过往,就很值得去对这次新一轮移动出行扩张去提出质疑。

回溯该领域业务,可以回看到2016年5月,上汽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投资公司”)与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汽车城”)合资成立环球车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球车享”),截至2019年末,上汽投资公司持有环球车享55.14%股份。

运营公司成立于2013年,截至2019年末,已在上海市内布点752个网点,拥有6,892辆运营车辆,总资产为人民币12.6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98.85%,2019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85亿元。

如今经营状况如何?不妨看看各地区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状况:

广州公司成立于2016年,负责广州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截至2019年末,已在广州市内布点设立312个网点,投入2,951辆运营车辆,总资产为人民币3.7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12.59%,2019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0.63亿元。

苏州公司成立于2016年,负责苏州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截至2019年末,已在苏州市内布点设立231个网点,投入2,377辆运营车辆,总资产为人民币2.4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12.33%,2019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0.24亿元。

武汉公司成立于2017年,负责武汉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截至2019年末,已在武汉市内布点设立610个网点,投入552辆运营车辆,总资产为人民币2.6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02.28%,2019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0.1亿元。

青岛公司成立于2016年,负责青岛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截至2019年末,已在青岛市内布点设立110个网点,投入645辆运营车辆,总资产为人民币0.4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14.69%,2019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0.09亿元。

……几乎全部都是资产负债率110%左右,而EVCARD一直在报亏损,难怪2020年4月份,上汽总部给子公司进行资产担保。

自身陷入“瑞幸阴影”还不能摆脱的神州系,加上移动出行之前未能找到正轨的上汽,不是我们在小看“失败者联盟”的成功概率,实在是“租车公司+整车企业”的模式本身也有漏洞,这甚至可以牵扯到如今神州放弃的宝沃身上。

“租车公司+整车企业”模式,神州和宝沃之前就尝试过,2018年底,神州优车旗下神州优车(厦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宝沃汽车75.2605%的股权。按照计划,神州系下的租车、专车等业务将可以用自产车辆取代购买车辆,降低运营成本。然而,福田、神州优车、经销商各方博弈不已,导致宝沃从生产制造到销售都遭遇桎梏,甚至只能通过租借厂房进行生产。

“新四化”中,共享化大多数时候拥有一席之地。只是新生事物在走向成熟之前都会稍嫌青涩,所谓蓝海和处女地往往会有噬人的沼泽。EVCARD今何去?神州优车还债忙。当整车企业开始忙着在新业务领域掀起又一轮扩张浪潮时,为何不想想自己当前的主营业务又是个什么状况呢?

文/林嘉浩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上汽高管团队为什么要进行内部调整?

11月26日,由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集团三方联合打造的百亿级项目——高端智能纯电汽车品牌“智己汽车”正式启动。嚯,我大汽车圈又多了一个新面孔!

“智己”,取自《周易》,意为以智慧周全万物,“智己汽车”则寓意缔造人车共生的智慧出行新时代。

没错,智己汽车就是此前上汽集团内部代号为“L项目”的这位!项目从2018年就开始筹备,主打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被上汽内部视为“一号工程”。由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亲自挂帅,总裁王晓秋任总指挥,副总裁兼CFO卫勇、副总裁兼总工程师祖似杰等高管也悉数进入组内,原上汽乘用车公司两位高管蒋峻、刘涛,分别出任智己汽车执行组组长和副组长。

在广州车展上,上汽家的R汽车刚刚和大众见面,一周的时间,又来了个智己汽车,上汽集团对于新能源市场当真是多点开花,信心满满。那么智己汽车到底有何“法宝”呢?我们从资金、资源和模式三个层面来看。

初创即“百亿”

官宣,智己汽车的创始轮融资就有100亿元!而且,项目还背靠上汽集团、阿里巴巴、浦东政府三位大财神,资金问题?不存在的!

集各家所长

智己汽车的股东分别是上汽集团、张江高科技、阿里巴巴,三方分工明确,上汽集团主要提供资金、技术、供应链方面的支持;张江高科技负责提供AI、芯片等技术资源;阿里巴巴负责提供用户大数据、智能生态方面的支持。

独立公司运营

智己汽车是独立运营的,所以从某种层面上看可以不受限于上汽集团的条条框框,而且官方也明确表示,智己汽车将重构传统汽车行业的生产模式和营销模式,专注于产品和技术创新。

上汽集团不缺乏新能源品牌和产品,在自主板块中,就已经有名爵6新能源、名爵EZS、荣威ei6、荣威Ei5、?荣威MARVEL?X、R汽车ER6、MARVEL?R......品类相当丰富。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上汽集团还要花巨资、倾人力的去打造一个独立的新能源品牌呢?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市场中寻找答案。

其实从东风岚图和北汽ARCFOX这两家我们就能看出,传统车企推出全新新能源品牌是大势所趋,无论是岚图还是ARCFOX,亦或是智己,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冲击高端市场。

在10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榜中,五菱宏光MINI?EV和特斯拉Model?3一骑绝尘,位居榜一和榜二位置,欧拉黑猫、比亚迪汉EV、奇瑞eQ紧随其后,上榜车型的特点十分鲜明——两极分化严重。这也就意味着,在新能源市场,高端车和低端车更具竞争力,所以摆在车企面前的有两条明确的路线——要么拼价格,要么拼智能。

数据来源:乘联会

对于自主品牌而言,显然拼价格这条路会更容易一些,但不可否认的是富含智能科技的高端产品更是新能源市场发展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而且,高端化一直是自主品牌近几年所追寻的目标,所以当电气化与高端化两大战略重叠,高端智能纯电动车就成为了“最优解”。

但同时,自主品牌想要实现高端化谈何容易!中国汽车市场对品牌认知向来固化,一个品牌的形象在创立之初大多已经锁定,不少自主品牌在过去的以价换市中早已在消费者心中被贴上了低端的标签。

所以,如果在原有的品牌之下去打高端化战略,哪怕是再好的产品,消费者接受起来也很有难度,比如荣威的Marvel?X就是一个活生生失败案例,虽然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但却没能获取消费者的芳心,从2018年9月底上市至今,累计销量还不到5,000辆,真是令人沮丧的一件事。

面对发展迅猛的新能源市场和日益崛起的造车新势力,上汽集团必须狠下心,全力以赴,而智己汽车的到来仿佛是上汽集团的一次呐喊:新能源这块蛋糕,我吃定了!

中国人做事都讲个天时地利人和,对于智己汽车而言,我认为目前它只占了“地利”一项。

在新能源高端品牌建立的时间上,上汽集团有点落后,且不说前面有众多造车新势力,连北汽ARCFOX和东风岚图都走在了前面,其中北汽ARCFOX首款产品αT已经完成了上市,东风岚图也在北京车展高调展示了量产概念车。在天时上,智己汽车的脚步明显慢了许多。

在产品方面,我丝毫不怀疑智己汽车的实力,除了前面提到的资金、技术支持,对于智己汽车而言,它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上汽集团在互联网汽车方面的领先实力。

早在2014年,上汽集团就与阿里巴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始联手打造互联网汽车。2016年,首款搭载“斑马智行”系统的产品——荣威RX5上市,首月交车近万辆,上市四月销量破两万辆,创造了自主品牌SUV的销量神话。其背后的互联网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斑马,至今仍是国内智能车机系统领域的领头羊。

而且,近几年上汽集团在软件、芯片、高精地图、自动驾驶、AI?LAB、全新一代电动架构、出行服务等诸多领域都进行了前瞻布局,这些新技术都有望在智己汽车的产品上使用。所以,智己汽车未来的产品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个人认为,智己汽车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其实是“人和”,最终能否获得消费者认可是关键。

在智己汽车的官宣中有这样一句话:用户将成为企业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等全业务链的驱动者。显然,智己汽车的目标是以用户为核心,但这一理念早已不新鲜,多少车企都喊着这样的口号,关键在于智己汽车对“以用户为核心”的理解是什么样的?最终如何执行?这些还都是问号。其实想要做到真正以用户为中心并不容易,蔚来是个好榜样,理想、小鹏都在学,智己也肯定会学,但是能学到什么程度,能创新到什么程度,就要看智己自己的魄力和本事了。

存在即合理。面对错综复杂、日新月异的新能源市场,智己汽车将要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在一切都还没有尘埃落定之前,无论是质疑还是期许,都是合理的。随着智己汽车市场脚步的一步步推进,迷雾终会一层层褪去,最终呈现在消费者眼前的智己汽车会是什么样子?让我们共同见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车友锐评丨 发力L项目,上汽集团能在高端新能源市场分一杯羹吗?

毕竟大象转身,对于上汽集团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而言,任何一个小小的改变,都意味着可能付出很大的代价。这也是很多国际大型公司,为什么宁愿守旧也不愿意革新的原因。

继今年3月原上汽集团副总裁张海亮离职并加入乐视后,上汽集团高管团队再次出现变动。

日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上汽集团CFO(相当于上汽副总裁)谷峰已经递交了辞职报告。目前,正等待上海市国资委审批中。

加上今年3月份离职的张海亮,这已经是上汽集团半年内第二个副总裁级别的高管离职。

与张海亮一样,谷峰也是“70后”职业生涯正当年,熟悉他的人,无论对他的专业能力还是人品,都非常认可。并且,与张海亮分管上汽服务贸易板块一样,谷峰也担任上汽集团转型重任,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已成立了金融事业部,谷峰担任总经理。

金融事业部成立后,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希望现在占上汽总利润8%左右金融业务利润,未来上升至15%-20%。这也是上汽从一家传统的汽车制造业,转型为向消费者提供综合服务的综合型公司的重要标志,同时将直接影响到上汽市值提升计划,而之前,谷峰也为此制定了规划。

此刻,随着谷峰的“出走”,陈虹掌舵的上汽转型计划能否顺利推进,也面临考验。

限薪肯定是借口

谷峰的离职,有些人认为是“限薪”所至。上汽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执行限薪制度,市管干部,年薪出现大幅度调整。

一般副总裁的级别为副局级,按照市管干部标准,年薪仅为60万,谷峰也在此列。而上汽内部超过百万年薪的不下千人,这也意味着,作为上汽集团副总裁,谷峰、张海亮等人的年薪不及一位工程师。而在此之前的2015年,上汽集团副总裁的年薪均超过百万。

即便如此,一位熟悉谷峰的人士对记者表示:“说谷峰因为限薪离开,肯定是借口。”

1972年出生的谷峰,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管理学博士,教授级高级会计师。作为科班出身的金融男,如果看重收入,早就没必要呆在上汽集团,作为传统制造业,上汽集团高管的年薪,最高不过200万元人民币,这个级别与金融业比起来实在微不足道。

本可以顺理成章进入最炙手可热金融业的谷峰,却将毕业后至今近20年的职业生涯交给了上汽集团。1997年进入上汽集团的谷峰,全程参与了上海通用财务体系设立。2001年,调任上汽集团后,领导和参与了上汽集团2004年整体改制三地上市工作,2016年,领导了上汽集团整车业务整体注入上市公司,2007年领导收购上柴股份),2008年参与巴士股份重组,后更名华域汽车。同时利用资本市场平台积极开拓上汽集团融资渠道,在任期间,通过分离交易和转债,定向增发,中期票据等金融品种融资近400亿,最后又负责牵头组建上汽集团历史上第一个200亿备用银团贷款,银团贷款的使用范围又开拓了备用银团贷款的新方向。

上汽终止收购神州租车,陈虹称未来运营方面双方未达成一致

(文/彭科峰)高端新能源市场已经成为当前汽车行业难得的亮点。即便在今年上半年车市寒潮阵阵指示,国产特斯拉依然能保持月销上万。如今,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集团也要加入这一新战场——有消息称,上汽集团将发力高端新能源,正推进全新电动智能汽车品牌项目,项目代号为“L”。据称,该项目被上汽集团内部视为“一号工程”。

理想很美好,但显示往往很骨感。这一次,上汽集团的L项目能够乘风破浪吗?

上汽入局高端新能源

作为拥有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通、荣威、名爵等诸多品牌的大型汽车集团,上汽其实在新能源领域的动作并不算晚。只不过,和吉利、比亚迪等车企不同,上汽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线。

2017年前后,新能源大势初现。比亚迪率先出手,推出纯电动汽车,此后吉利、奇瑞、北汽也相继跟进,出于补贴政策等方面的考虑,他们也都是选择油改电路线,销售纯电动车以抢占市场。

不过,上汽集团从一开始,主要选择的就是插电混合路线。当上海地区推出鼓励新能源的相关政策时,上汽荣威的插混车型依靠本土优势,销量也相对稳定。直到后来,荣威才推出纯电动车型,但也一直走的是性价比路线,也并不是集团业务的重点。

上汽集团之所以优先插电混合路线,固然和高层的决策有关,也和前些年纯电动车的续航不够给力有关。不过,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020年,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动车有了相对充分的了解,电动车尤其是高端新能源市场已经成为了新的蓝海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汽加速推动L项目,也就并不那么令人意外。

据了解,“L”项目开始筹备于从2018年,主要定位为高端智能电动车,由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亲自挂帅。另外,“L”项目将由上汽成立独立公司进行运作,采取与荣威、名爵平行的运营策略以及轻资产、重研发、市场化的资本模式。从这一角度看来看,上汽集团对于该项目寄予厚望。

高端新能源市场战火激烈

今年9月,国内新能源车产销均突破13万辆,显示出强劲的复苏和发展势头。这其中,高端新能源车和低端电动车的销量都不错,反而是中端价位的新能源车表现一般。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9月,特斯拉销量11329辆,表现相当抢眼。此外,在价位和特斯拉接近的造车新势力领头羊蔚来汽车9月销量4708辆。这意味着消费者对于高端新能源车的接受程度在日趋提高。

事实上,不止上汽集团,北汽、吉利等车企也在高端新能源市场不断发力。北汽集团今年力推和麦格纳合作的高端电动车品牌极狐,首款车ARCFOX?α-T已经于2020北京车展正式亮相。而吉利汽车旗下的极星也是主打高端电动车市场,首款车极星2也已经开始量产。显然,在看到特斯拉和蔚来的成功之后,国内各大汽车巨头也在加速抢滩登陆,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汽集团的L项目也难言必获成功。

L项目对上汽集团来说意义重大

从行业大背景来看,电动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在日前举行的“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全体大会上,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透露,上汽将坚持在“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上持续投入。上汽计划在2025年前,投放近百款新能源产品,在目前上汽新能源车型数量上再翻一番。显然,L项目也位列其中,并且意义重大。

上汽集团近年来的成功,主要原因还在于旗下合资品牌的强势。但近年来,上汽大众受困帕萨特中保研风波,连续多个月销量同比下降,而上汽通用的表现同样也不佳。目前来看,上汽通用五菱算是难得的亮点,而上汽乘用车旗下的荣威和名爵品牌,只能说不过不失。相比北汽、一汽和广汽,上汽的自主品牌应当算相对成功,但要实现自主品牌向上突围,目前荣威和名爵都未能做到。因此,高端新能源项目能否成功,对于上汽来说意义重大。

其一,上汽需要一个新项目来摆脱目前集团整体走势下滑的境况。上汽大众、上汽通用走势不明,上汽乘用车难有大进步,L项目一旦能够成功,必然能够帮助上汽集团收获更多人气,也能提振市场对于上汽的信心。

其二,在新能源的“高”、“低”两头,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在低端新能源市场士气如虹,国民车宏光MINIEV的热卖奠定了上汽未来在这一领域的基础,但在高端市场,上汽目前的确没有代表性的作品。因此,L项目的推出,也是在填补上汽在这一市场的空白。

当然,目前来看,上汽并未透露L项目的更多信息。但一个立项两年的项目,也的确到了该揭开面纱的时候。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旦坐视特斯拉、蔚来、极星等对手抢占市场,那么上汽集团要想虎口夺食,难度恐怕很大。但无论如何,在当下两大合资品牌形势不明的背景下,高端新能源项目,已经成为上汽致胜未来的重要砝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渠道之争终结,上汽奥迪构建创新商业模式

公布计划收购神州租车(0699.HK)18天后,7月20日,上汽集团(600104)又发布公告称,为保护公司利益,上汽香港已决定终止上述交易。

而根据神州租车主要股东神州优车(838006)的最新公告,它在上汽集团之前接触的“接盘侠”——北汽集团一直没有停止对神州租车的收购计划。

神州优车的“一女谋二嫁”

从上汽集团公布对神州租车的收购计划,到其决定终止这一收购,只有短短的18天,交易双方原本计划在7月11日前后达成股权转让协议,究竟是什么让上汽集团改变了心意?

从7月20日曝光的两个公告中,我们不难发现,上汽集团宣布停止收购神州租车的前夜,在上汽集团和北汽集团之间徘徊的神州优车,已经准备将其持有的全部神州租车的股份转让给北汽集团相关公司。

上汽集团在7月20日的公告中简单解释,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汽车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与神州优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在后续股权转让协议谈判过程中,出现影响交易达成的新情况,交易双方未能在计划时间内就交割先决条件达成一致,为保护公司利益,上汽香港决定终止上述交易。

7月20日下午约14时,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的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回复股东提问时表示:“交易双方原本计划在7月11日前后达成股权转让协议,但在谈判过程中,出现一些新情况,一些交割先决条件未能达成一致,主要是关于神州租车未来运营方面。”他说:“我们收购一家公司不是只讲收购,更重要的是收购后的运营,本着对公司及股东利益负责的态度,我们及时终止这次交易。”

陈虹同时表示,“上汽香港7月2日与神州优车签署的只是《收购要约》,本来就是一个商业谈判,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我们也在前次公告中提示了风险。”同时,“终止该交易不会对上汽的生产经营和发展造成影响。上汽将继续完善出行业务的布局和运营,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我们既关注于已有业务的持续改善,也会关注并购市场的优质资源。”

消息发布后,上汽集团7月20日收盘于19.08元,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8%。神州租车则于7月20日下午停牌,停盘前股价为2.93港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4.87%。

天眼查信息显示,“神州系”核心人物陆正耀目前仍持神州优车10.05%股份。而神州租车第一大股东神州优车(838006)于7月19日晚间公告,为优化公司债务结构,公司拟以每股3.1港币的价格,向江西省井冈山北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或其指定第三方转让其所持参股公司神州租车有限公司的不超过4.43亿股股份,转让对价为最多约13.72亿港元。本次交易完成后,神州优车将不再持有神州租车股份。

这就意味着,经历种种波折后,北汽集团很可能成为神州租车背后的最终买家。

一波三折的股权出售

北汽集团收购神州租车的计划,披露在上汽集团之前。

此前的7月2日,神州租车公告称,董事会接获主要股东——神州优车和华平投资旗下的Amber?Gem?Holdings?Limited(以下简称“Amber?Gem”)通知,上汽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汽香港已与主要股东于2020年7月2日签署收购要约,内容有关上汽香港拟以每股3.10港元的价格,收购神州优车及Amber?Gem持有的神州租车不超过6.1亿股股份,投资金额不超过19.02亿港元(约17.34亿元人民币)。最终交易数量以实际交割股份数量为准。

按照7月2日神州租车2.53港元的收盘价来计算,上汽此番收购神州租车溢价约22%。

按上述计划交易,上汽收购成功后,将持有神州租车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8.92%的股份,将成为神州租车第一大股东。

当时,上汽已是神州优车在三个月内为神州租车寻找到的第三个“接盘侠”。在此之前,其另一主要股东Amber?Gem,以及战略合作伙伴北汽集团都有意坐上神州租车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4月16日,神州租车曾发布公告称,神州优车将向Amber?Gem分两批转移所持有的神州租车股份。若两批股份收购都按计划推进完成,Amber?Gem将持有神州租车约27.22%的股本,成为神州租车第一大股东。

根据当时协议,第一批股权收购系Amber?Gem于2020年4月16日向神州优车全资附属公司按每股股份2.30港元的价格收购98608000股神州租车股份,占神州租车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4.65%。该笔交易已于4月22日完成,神州优车所持神州租车股份也从25.92%下降到21.27%。

第二批股权收购系Amber?Gem向神州优车全资附属公司按每股股份3.40港元有条件收购神州租车股份,总代价不多于115817260美元,以1美元兑7.7525港元的汇率计算不多于264080384股股份,此次收购计划最多占神州租车股本总额的12.46%。

但是,与Amber?Gem的第二批股权交易于5月30日叫停,当日双方订立一份终止买卖协议。

6月1日,神州租车公告透露了第二个“接盘侠”,神州优车与北汽集团在5月31日订立战略合作协议,北汽将向神州优车收购它在神州租车的全部持股份额。但公告明确表示双方股权交易相关细节还在商讨中,没有签订最终协议,也没有透露收购价格。神州优车方面表示:“这相当于一份意向协议,待具体细节商定后,才有可能签订正式协议。”

消息公布后,当日神州租车股价大涨,收盘时股价涨幅逾23%至2.22港元。

一个月后,外界没有等来北汽与神州优车正式签约的消息,而是等来了最新的“接盘侠”——上汽。

和北汽相比较,上汽除了收购神州租车最大股东——神州优车目前所持有的占比20.87%的全部股份外,还将进一步收购另一主要股东Amber?Gem手中约8%的股份。

但公告当时也表示,与上汽的这一交易的交割都还受限于若干条件,如主管政府或监管机构的批准或确认等。如果交易成行,神州优车持有的神州租车股份将被全部出售,出售股份所得之价款将优先用于偿还神州优车相应的股份抵押贷款。

神州租车是中国汽车租赁行业龙头企业。2019年,神州租车年度营业收入76.9亿元,车队总规模约15万辆,遍布全国300余城市的网点布局超过1000家。

5月31日,神州租车发布2020年一季报显示,总收入为13.25亿元,去年同期为18.50亿元,同比减少28.3%。经调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5.47亿元,经调整EBITDA比率为57.7%,而去年同期分別为9.58亿元及65.8%。根据7月2日的收盘价格,神州租车当时总市值为53.6亿港元(约48.9亿元人民币)。而其7月20日下午停盘前的总市值为62.14亿港元(约56亿元人民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又一高端品牌,上汽新品牌定名“智己汽车”

不论是渠道还是产品,上汽奥迪的一切都是新的。

时隔四年,上汽奥迪终于迎来重要里程碑。12月23日,上汽集团、奥迪、中国一汽共同宣布就未来销售与服务合作达成共识:

上汽奥迪将构建创新商业模式,其产品将由现有奥迪投资人网络布局销售,售后服务依托奥迪现有网络展开。

奥迪中国总裁安世豪表示:“非常高兴我们能就至关重要的商业决策达成共识。强有力的本土合作伙伴是奥迪在华成功的重要基石。凭借全新的销售布局,我们为奥迪在其全球最重要市场打造下一个‘黄金十年’提供了共赢的解决方案。”

外界普遍认为,对于此前颇具争议的经销商网络之争,昨天公布的方案较好的平衡了上汽、一汽和奥迪的三方利益。在保证了奥迪投资人完整性的前提下,也体现了“南北奥迪”的特性和诉求。

而对于所谓一汽大众-奥迪将主导渠道话语权的说法,则可能是市场的某种误读。

据车语者所了解到的信息,上汽奥迪在组建全新的经销商网络时,会在现有的奥迪品牌投资人中进行招募,如果对方有意愿且符合相关资质,届时将另立全新的经销网络,其相关的销售和售后业务也将进行独立核算,而绝非上汽奥迪的产品直接在一汽大众-奥迪的经销商中销售。

除此之外,车语者还注意到,在单独组建传统经销商网络的同时,上汽奥迪还致力于构建新的商业模式。

上汽奥迪方面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对于服务的精准性及个性化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致力于改变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互动方式,打通市场营销、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壁垒,打造更加便捷、可信赖且专属的实体电商生态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特斯拉的入华和造车新势力的崛起,汽车销售业态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特斯拉将苹果的销售模式引入汽车行业,在进行网络销售的同时,在核心商圈开设特斯拉直营的城市展厅。一方面增加了品牌曝光度,还可以为线上销售进行引流。此举后来也被造车新势力借鉴,以蔚来为例,其首家直营中心开设在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有消息称,这家面积达2,000平方米直营中心,年租金接近亿元。

对于是否也将采用类似的营销方式,上汽奥迪方面对车语者表示:“具体的模式和相关细节还有待未来进一步披露,但线上和线下的紧密结合是未来的方向。”而这一说法也符合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于今年6月为上汽奥迪定下的基调:“未来,上汽奥迪的营销渠道会线上线下同步推进。”

除了渠道建设,上汽奥迪昨天还在公告中明确,旗下首款车型计划于2022年初实现交付。

而上汽奥迪的产品矩阵,一直以来都备受外界关注。此前,上汽奥迪A7L路试的照片多次被媒体曝光。

今年5月,浙江政务服务网工程建设项目审理管理系统的信息显示,上汽大众将改造宁波工厂的生产线以生产奥迪C级SUV车型。7月,路透社报道称,大众汽车与上汽集团计划投资41.3亿元人民币改造其位于上海的汽车工厂,以生产新的奥迪轿车。根据此前规划,上汽奥迪将在未来推出四款车型,分别为:A+级电动SUV、A7L、B级SUV以及一款C级SUV。

2018年以来,虽然中国车市遇冷,但豪车市场却一直逆势增长,这不禁让上汽大众错过了豪车市场的红利。但随着上汽奥迪项目的落地,特别是扫除了渠道障碍以后,上汽大众有望在未来的豪车市场中攫取属于的份额。而在保证了投资人完整性的情况下,奥迪品牌也有望通过上汽奥迪在华获取新的增长动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汽集团正着手推进一个代号为“L”的全新电动智能汽车品牌项目,?“L”项目将由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亲自挂帅,总裁王晓秋任总指挥。时隔一个月之后,该项目已有最新的进展。

11月26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上汽“L”项目正式命名“智己汽车”,由上汽集团、上海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合资打造,该项目创始轮融资100亿元,其中上汽持股54%,浦东新区和阿里各持股18%,其他占10%。

“智己汽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造车新势力,虽然“智己汽车”是全新的汽车品牌,并将采全新架构和运营模式,但是该品牌是由上汽集团引导的,而并非互联网公司引导。从管理层面来看,“智己汽车”应与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平行,定位高于此前发布的上汽R标。

按照规划,“智己汽车”首款产品为轿车车型,将于2021年1月在上海、伦敦、北美CES全球同步发布,2022年内还将陆续推出SUV、概念车等产品。

对于“智己汽车”的出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合资品牌新能源高端车还没有有效推出的情况下,自主品牌新能源高端化还是比较有利的,对于自主品牌是发展机会。相比海外品牌,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由较强的区位优势和传统产业链组合性的本土优势,但是在技术和智能化方面存在劣势。

对于自主品牌而言,品牌向上的道路势在必行。今年5月,上汽荣威已正式推出定位中高端新能源的全新R标,首款轿车ER6于8月13日推出。在2020广州车展上,全新R标独立展馆展出,并使用了大量的“R”字母标识,明显区别荣威和名爵品牌。

除了上汽外,长安、东风等也在规划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2016年8月3日,北汽新能源ARCFOX品牌发布首款量产SUV?ARCFOX?αT已在10月份上市;2020年7月17日,东风发布了旗下全新高端电动品牌,并取中文名为“岚图”;11月14日,长安汽车表示正与华为、宁德时代共同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在广州车展上,广汽埃安宣布独立运营。

不过对于这些全新品牌的到来,当前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品牌在新能源高端市场的发展不会很顺利。一方面,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品牌的销量持续走高,特斯拉国产化深入Model?3不断降价处理,大众国产ID.4来势汹汹,这些传统车企向上的难度显而易见。另外,随着上汽、东风、长安等高端新能源品牌的落地,未来也会同台竞争,这些品牌这些会有怎样的差异化优势,同样也是疑问。

在汽车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形下,自主车企面临更大的市场难题,受到合资车企降价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综合来看,多家传统车企相继推出全新新能源品牌,寄望于摆脱现今产品定位中低端的困局。不过,这些高端品牌能否活下来几家?是否会再次陷入传统自主品牌的困境?或许也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了。有业内人士曾表示,中国本土车企尝试通过新建独立高端品牌实现突围太过艰难,产品、技术、设计和企业形象等都是难以逾越的困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章标签: # 上汽 # 神州 # 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