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车销售 新车销售

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未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tamoadmin 2024-07-22 人已围观

简介1.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2.新能源汽车:探讨发展利弊与未来前景3.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4.2035年新能源汽车全面实现混合动力?这件事靠不靠谱?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各50% 2035年目标定了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之一,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迅速发展,在汽车生产和消费方面都已经排在世界前列。一、行业发展现状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

1.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2.新能源汽车:探讨发展利弊与未来前景

3.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4.2035年新能源汽车全面实现混合动力?这件事靠不靠谱?

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各50% 2035年目标定了

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未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之一,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迅速发展,在汽车生产和消费方面都已经排在世界前列。

一、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其次,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对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充电设施建设不足、续航里程短等问题也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应用。因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前期需要大量投入资金,市场风险无法估计,因此很多汽车企业还在持观望态度。

二、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将会不断取得突破。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将更加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同时,随着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普及,新能源汽车也将与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等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化发展。

2.产业结构升级

从行业总体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良好,随着行业扩展,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和种类会越来越多,同时可以带动我国总体GDP向上提升。未来,中国将加大对充电设施的投入力度,推动充电设施的普及和建设。同时,企业也将积极投入充电设施建设,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充电服务。

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是专业的市场调研、行业研究、企业研究及监测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前景的综合咨询服务平台。专注市场调研、研究报告、行业分析、定性研究、市场调查、行业可行性研究、专项报告、动态监测、细分市场研究、专家访谈纪要等各类定制报告;研精毕智市场调研网为广大用户提供专业、客观的行业趋势分析、研究报告及市场商机,以供决策参考。

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3.69万辆,同比增长140.7%;出口额11.02亿美元,同比增长271.6%;纯电动汽车出口2.15万辆,增幅为136%;出口额3.63亿美元,同比激增1122.9%。

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如果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发展,以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1.4亿计算,可以节约石油3229万吨,替代石油3110万吨,节约和替代石油共6339万吨,相当于将汽车用油需求削减22.7%。

结合中国的能源状况和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25年后,中国普通汽油车占乘用车的保有量将仅占50%左右,而先进柴油车、燃气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将迅猛发展。

新能源汽车:探讨发展利弊与未来前景

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电动化是必然选择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全球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那么,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呢?答案非常明确,那就是电动化。电动化是全球汽车行业的大趋势。目前全球各大汽车厂商都在积极推进电动化的进程。

特斯拉、宝马、奔驰、丰田等知名汽车品牌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电动汽车产品。这也说明了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了全球汽车行业的必然选择。电动汽车具有环保、节能的优势。电动汽车不需要燃油,不会产生废气和噪音,对环境的污染非常小。同时,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率也非常高,比传统燃油汽车更加节能。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电动汽车的原因。

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1. 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将会越来越长。目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已经可以达到几百公里,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将会越来越长,这也将会进一步促进电动汽车的普及。

2. 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将会越来越短。目前,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比较长,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充满电。未来,随着充电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将会越来越短,这也将会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的使用便利性。

3. 电动汽车的价格将会越来越低。目前,电动汽车的价格比传统燃油汽车要高。但是随着电动汽车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电动汽车的价格将会越来越低,这也将会进一步促进电动汽车的普及。

除了电动汽车,未来新能源汽车还有其他的发展趋势。例如,氢能源汽车。氢能源汽车是一种利用氢气作为燃料的汽车,它的排放物只有水蒸气,非常环保。目前,氢能源汽车的生产技术还不够成熟,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氢能源汽车也将会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新能源汽车:探讨发展利弊与未来前景

新能源汽车是用新能源技术驱动的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具有能源利用效率更高、污染更少、噪音更低的特点。它们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对于解决能源问题、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新能源汽车还具有较低的使用成本,可以有效降低车主的油耗和维护成本,提高汽车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首先,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和产业链还不够成熟,需要大量的研发资金和时间来不断改进和完善。其次,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和推广需要大量的和能源,如果规划和管理不当,可能会带来新的环境和能源问题。第三,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还面临充电设施不足、续航里程不足、续航里程短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有效解决,才能更好地推广新能源汽车。

尽管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仍然十分广阔。随着技术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将不断提升,相信未来能够达到甚至超越传统燃油汽车的水平。此外,各国和企业也将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和投入,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动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总体而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必然趋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长远价值。尽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定信念、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2035年新能源汽车全面实现混合动力?这件事靠不靠谱?

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从销售量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从2010年不足1万辆增长到2021年的3.3百万辆。按2021年销量计,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大致约为整个欧洲市场规模的两倍,约为美国市场规模的五倍。同时,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从2017年的2.4%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16.0%,新能源汽车在主流的大众消费群体中越来越受欢迎。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未来五年内,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5亿辆左右。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各50% 2035年目标定了

一纸《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搅动了整个汽车产业,作为过渡方案长期被质疑的混合动力汽车,走向了风口浪尖。

10月27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下称《路线图2.0》),其中明确指出,到203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各占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同时传统能源汽车将全部为混合动力汽车。

乍一看,混合动力汽车与新能源车平分市场,与传闻已久的“禁燃令”何其相似。事实上,早在《路线图2.0》发布前一个月,参与《路线图2.0》评审的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就强调,专家组不主张在中国提出禁燃的口号,取“禁燃时间”而代之的是“全面电驱动化”。

即传统汽车要向节能化发展,节能汽车向混动化发展,最终通过全面电驱动化来实现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融合,而2035年则是电驱动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全面混动。

这是传统车企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国内车企早已做好心理准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根据节能减排的既定方针,以及双积分考核政策的现实压力,传统燃油车必然转向为混合动力或纯电驱动。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全面混动”并不是强制目标,而是一个美好愿景。关于《路线图2.0》,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就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路线图应该看作一个努力方向,具体发展还要看产业配合,比如目前欧美企业就没有将混合动力看作传统车升级的重要方向;另外路线图中也有不尽合理的地方,比如商用车油耗降太慢了,乘用车则要求过高等。”按照崔东树的预期,完成2035年全面混动化目标还是比较困难的。

显然,即便中国工程学会是国家制订汽车产业规划的重要智囊机构,《路线图2.0》的制定也由上千名汽车专家敲定,但该路线图中对混动车型的预判并没有得到所有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其具体实施方案也不够明确。

当然,也有不少业内人士非常认可《路线图2.0》的汽车能源升级轨迹,汽车分析师张翔就表示,“低排放政策是全球趋势,通过不断升级的油耗标准,达到2035年全面混动化的目标并不激进。”

不禁燃但逐步替代燃油车是《路线图2.0》的核心观点,而要看懂“2035年全面混动化”愿景,首先要明白节能车和混合动力车的区别。

节能车并不是某种技术路线的车,发动机排量在1.6升及以下、综合工况油耗比现行标准低20%左右的汽油、柴油乘用车可称之为节能车。

而混合动力则是节能车中最主流的技术解决方案,从概念上看混合动力即车辆驱动系统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统联合组成,通常说的混动,是指同时具备燃油驱动和电力驱动,也称HEV车型。

简单来说,混合动力是节能汽车的一种,但是其节能效率比其他类型的节能车更高。至于新能源车,则是指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增程式电动车。

汽车分析师张翔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当前的内燃机效率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或者说一个上线,单纯的依靠内燃机已经不太可能满足进一步下调的油耗要求,需要通过电机来提升内燃机工作效率,达到节油的目的。”

当然也有非常小众的技术,如马自达压燃式汽油机,也能达到节油目的,但能否进一步达到更加苛刻的油耗标准,还很难下判断,且其市场规模非常小。站在整个市场技术发展的角度,混合动力,可以看作节能车进一步升级的必经之路。

因此,在《路线图2.0》中,全面混动化是逐渐实现的,即传统汽车要向节能化发展,节能汽车向混动化发展。以2025、2030、2035年三个时间点,混合动力乘用车占传统车销量的比例分别为50%以上、75%以上、100%。

至2035年,所有节能车,将升级为混合动力车型,届时市场将只剩混合动力与新能源汽车两种车型,且各占50%市场份额。

以这几年比较热门的技术解决方案48V混动系统为例,这一技术升级逻辑更佳清晰。

48V混动系统,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混合动力,它只是在传统燃油车12V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独立的48V锂电系统,该系统只对发动机启停、起步、刹车等工况进行优化。整套系统硬件成本增加5%,却能带来10%-15%燃油效率提升,受到各大车企青睐。

目前搭载48V混动系统的汽车归属于节能型汽车,但并不计算在混合动力车型内。崔东树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48V混动系统的节油效果并不能满足《路线图2.0》中2035年的乘用车油耗要求,因此,2035年前,已属于节能车48V车型,必须搭载真正意义上的混合动力系统,才能满足新的油耗法规。

当然,也可能会有燃油车型继续生产,只是高额罚款会使其市场性价比大打折扣。因此,全面混动并不是“禁燃”,而是逐渐提高的油耗法规会在市场效应下,使得传统燃油车逐渐被混合动力及新能源车型替代。

理论上,随着油耗法规的趋严,2035年全面混动是可能实现的,《路线图2.0》也给出了明确的油耗降低规划。

在2025年、2030年、2035年三个时间点上,我国汽车的年产销分别为3200万辆、3800万辆、4000万辆。同时,乘用车(含新能源)新车平均油耗分别降至4.6L/100km、3.2L/100km、2.0L/100km。

其中传统能源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分别降至5.6L/100km、4.8L/100km、4.0L/100km;混合动力车型为5.3L/100km、4.5L/100km、4.0L/100km。两者在2035年实现统一,也意味着传统燃油车全面混动化。

另外,至2035年,载货汽车油耗较2019年水平降低15%-20%,客车油耗较2019年水平降低20%-25%。

《路线图2.0》代表了大部分业内人士对产业发展的愿景和预期,然而,在长达15年的实际产业发展中,市场是否会按照《路线图2.0》所描述的那样,则要打一个问号。

崔东树就明确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路线图是路线图,实际发展是实际发展,2035年的混动目标其实是相对激进的。”崔东树指出“通常的油耗考核都是考核汽车生产商的平均油耗,很难直接考核到传统车油耗,这意味着企业如何达到平均油耗是无法直接掌控的。”

崔东树还以欧美车企为例,“目前欧美企业并没有将混合动力当作传统车主要升级方向,他们更倾向直接发展新能源车,至于传统车则主要对发动机进行节能升级。这样,即便欧美车企的传统车无法达到2035年的油耗要求,但在大量新能源车的低油耗拉动下,企业平均油耗依然能满足要求。”

目前来看,也确实没有一条明确的政策法规,可以来强制约束企业的技术方向,即便是取代补贴刺激的双积分政策,也只是在强调新能源车型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

具体在传统混动方面,日系颇有经验,具有先发优势,丰田普锐斯等车型也得到了市场认可。不过,在许海东看来,中国车企也有自身优势:一方面,车企本身拥有一定的技术储备,还可以围绕关键技术攻坚克难;另一方面,伴随产品上量的规模效应,可以降低技术应用成本,赢得广大市场。

作为汽车生产方,北汽集团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北汽集团在新能源产业的目前布局是以纯电驱动为主,兼顾混动与氢能源发展,目前,北汽集团的“十四五”战略规划正在制定中。”

在市场导向下,2035年,混动车型能否真的占比50%,充满了未知;此外《路线图2.0》的部分细节,也在业内尚存有争议。但无论如何,《路线图2.0》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明了一条相对合理的发展方向,具有非常高价值的行业指南意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之家?行业]?“禁燃”的话题又热了,但对“禁燃”的理解,我们应该有更清楚的认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简称“技术路线图2.0”)于10月27日正式发布,其中最关键的一个信息是关于2035年的一个目标,即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各占50%,届时汽车产业将全面实现电动化转型。

10月27日,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举办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正式对外发布了路线图2.0版本。

路线图2.0延续了“总体技术路线图+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的研究框架,并将此前1.0版本中的“1+7”研究布局深化拓展至“1+9”,形成了“总体技术路线图+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总成系统、充电基础设施、汽车轻量化、汽车智能制造与关键装备”的“1+9”研究布局。每条技术路线都有相应的研究小组和面向2035年的阶段性目标。

『每个技术发展方向下又包含多个细分领域』

■?千人参与编制?历时1年5个月

2015年,受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行业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编制工作,并于?2016年10月26日正式发布第一版。经过几年的摸索,技术路线图1.0版本迫切需要调整,汽车产业需要对未来15年的技术重点方向及关键核心技术走势进行准确研判。

路线图2.0从2019年5月启动编制工作,历时1年5个月,1000多位涉及汽车、能源、材料、化工、信息与通讯、人工智能、大数据、交通、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产业的专家参与了编制工作。李骏说:“路线图2.0将有力支撑我国面向2035新能源汽车规划研究及十四五科技规划的研究工作。”

路线图2.0重在梳理技术短板,提出面向2035年汽车产业发展愿景,制定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引领性的技术发展路线,凝练近中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需求,确定近期优先行动项。

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蔡蔚说,“过去五年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现在的逆全球化更要重视,路线图2.0就是为了补短板,为上游企业预判未来市场的阶段性目标,提供技术参考路线和市场需求量。”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路线图组长、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蔡蔚』

■?当前汽车产业有喜有忧

宏观来看,能源、互联、智能革命为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能源革命带来汽车传统动力向新能源汽车转变,“三电”成为汽车核心,围绕“三电”的全新产业链及新能源车配套基础设施、运营服务体系相继出现。互联革命与智能革命相辅相成,推动汽车产业形成全新的产业生态系统。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

当前,我国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已接近2020年5L/100km的目标值,本土汽油机热效率逐渐接近40%的国际先进水平,自动变速箱占比已经达到70%以上。纯电动汽车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全面提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纯电动汽车在整车能耗、续航行驶公里、智能化应用等方面实现了全面进步。此外,我国动力电池技术和规模都进入世界前列,驱动电机与国外技术水平同步发展。

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路线图组长、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志新说:“内燃机产业可以被看作为正值壮年期,随着材料更加轻量化、耐热程度更好,内燃机的效率的还能继续提升。”对于混动技术路线,没有哪一种技术是终极的,任何技术都需要与市场结合。丰田、本田的混动技术都是不一样的,还有不同类型的插电、增程技术的出现,也让混动市场更加多元化。

氢燃料电池汽车加快进入示范导入期。氢燃料电池客车在续航里程、百公里氢耗、最高车速等方面都已经实现了2020年目标,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功率密度、冷启动温度、寿命等,均实现或超额完成2020年目标。同时,实现了电堆、压缩机、DC/DC转换器、氢气循环装置等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但在催化剂、炭纸、质子交换膜等核心材料和部件的基础方面还比较薄弱。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整车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已在部分场景展开示范应用,同时我国V2X通信技术发展与国际领先水平保持同步,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进展也与国际水平保持同步。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显著提升,从2016年至今国内相关汽车产业研发投入攀升,研发占营收的比例达到了3.5%左右。

我国汽车产业基础薄弱环节依然存在。汽车研发用设计与模拟的软件平台、车规级计算芯片、车规级功率半导体、高精度传感器等严重依赖国外技术。高品质电工钢、非晶合金铁芯等关键材料尚待突破。

■?2035年实现六展目标

李俊介绍,我国汽车技术发展有四大社会愿景和五大产业愿景。

围绕这些愿景,路线图2.0提出了面向2035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六大目标。第一,汽车产业碳排放总量先于国家碳减排承诺,于2028年左右提前达到峰值,到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第二,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第三,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体系基本成熟,产品大规模应用;第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协同高效、安全可控的汽车产业链;第五,建立汽车智能出行体系,形成交通-能源-城市深度融合生态;第六,技术创新体系优化完善,原始创新水平具备全球引领能力。

路线图2.0提出,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各占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商用车实现氢动力转型,各类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在国内广泛运行,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另外,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预计到2035年将建成慢充桩接口达到1.5亿端以上,公共快充接口达146万端以上,支撑1.5亿辆以上的车辆充电运行,同时实现城市出租车、网约车共享换电模式的大规模应用。

轻量化技术方面,近期以完善高强度钢应用为重点,中期以形成轻质合金应用为方向,远期形成多材料混合应用为目标,不同于传统技术路线把整车整备质量作为衡量标准,路线图2.0引入了整车轻量化系数、载质量利用系数、挂牵比等衡量依据。到2035年,预计燃油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25%,纯电动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35%。

编辑总结:

参与编制路线图2.0的专家透露,提交给国家相关部门的材料远比路线图2.0所呈现出的内容复杂的多,目标也更详细,希望这些内容能给产业各方提供参考。实际上,2.0版本的路线图是业界期待已久的,它可以让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更加市场化。未来,各类构型的混动等节能技术在一定时期内将是市场主力,从全球来看,各国家和企业的电动化战略转型都会提速,而氢燃料电池产业化预期将会提前。(文/汽车之家?刘宏龙)

文章标签: # 汽车 # 新能源 #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