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新车销售 新车销售

汽车限购令的利弊_汽车限购令对消费者的优缺点分析

tamoadmin 2024-05-17 人已围观

简介付于武、姚景源、李万里、邱宝昌、颜景辉等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表示:汽车限购需进一步差异化、科学性管理;用系统思维解决汽车限购问题;提高流动性效率是放开汽车限购的前提;汽车限购应从临时政策向立法化转型;资源有效配置是根治消费与拥堵的核心。作者?|?编辑部?编辑?|王鑫●?●?●?2020年是中国实施汽车限购政策的第十个年头。?围绕汽车消费和交通拥堵治理的问题,再次成为当下中

汽车限购令的利弊_汽车限购令对消费者的优缺点分析

付于武、姚景源、李万里、邱宝昌、颜景辉等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表示:汽车限购需进一步差异化、科学性管理;用系统思维解决汽车限购问题;提高流动性效率是放开汽车限购的前提;汽车限购应从临时政策向立法化转型;资源有效配置是根治消费与拥堵的核心。

作者?|?编辑部?编辑?|王鑫

●?●?●?

2020年是中国实施汽车限购政策的第十个年头。?围绕汽车消费和交通拥堵治理的问题,再次成为当下中国汽车市场关注的焦点。

汽车预言家分别对行业、协会、政策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采访,来听听他们是怎么看待中国汽车“限购”的十年。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原副巡视员李万里,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邱宝昌,汽车行业分析专家颜景辉等专家、学者在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表示:汽车限购需进一步差异化、科学性管理;用系统思维解决汽车限购问题;提高流动性效率是放开汽车限购的前提;汽车限购应从临时政策向立法化转型;资源有效配置是根治消费与拥堵的核心。

1

付于武:汽车限购需进一步差异化、科学性管理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

对于出台汽车限购政策,这是政府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目前,消费者既要享受汽车带来的出行生活,又要保障交通道路顺畅以及环境的改善。甚至不少城市也加入到限购阵营来,不排除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的迫切性。其他城市在出台汽车限购政策时应该持谨慎态度。

但是现在汽车限购政策进入了第十个年头,消费者对于享受汽车便利和道路交通顺畅的矛盾依然存在。这就需要重新审视汽车限购政策,不能只限不管,搞“一刀切”。

综合来看,这应该需要堵疏结合,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科学地有节奏地引导私人消费。在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适度的进行差异化管理,比如针对新能源汽车、小排量汽车等进行政策倾斜管理。

2

姚景源:用系统思维解决汽车限购问题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

对于一些城市实施限购措施,我是一开始就不认同这种行为。这相当于过去人们吃不饱肚子,就搞计划生育一样,真正要填饱肚子应该进行改革开放。交通建设也理应如此。

我们不能因为道路出现拥堵就进行限购,最根本的办法应该研究如何加强城市管理、城市规划、以及道路建设,这是根本途径。参考国际市场来看,美国汽车千人保有量800辆,日本千人保有量600辆,中国千人保有量仅为170辆。可以说,限购限行政策带来很多问题,其中就包括了遏制汽车消费潜力的释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多次强调用系统论的思维来看待问题,任何政策措施的出台所带来的影响绝不是孤立的。

今年是推出限购政策的第十个年头,如今更应该回顾这十年限购政策所带来影响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更应该对这项措施进行科学研究,找出新的方向。用兼顾、系统的思维来解决。

3

李万里:提高流动性效率是放开汽车限购的前提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原副巡视员?李万里

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与现代化进度紧密相连,没有流动性就没有现代化,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现代化进度是有欧美模式可借鉴的,汽车保有量必须到达一定程度才有可能使流动性适应现代化需求。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个重要的考核指标,就是千人保有量。中国现在的千人保有量为160-170,即使如此低,一些大城市依然出现“车满为患”走不动的情况。因此,一些大城市采取了最快速的限购手段来确保现有流动性。从这个角度讲,出台限购政策也是地方政府无奈之举。

以现有条件来讨论限购能不能开放,我们就会陷入“无解”怪圈。实际上放开与否都无法解决一个更大的问题,即流动性的问题。

我们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中国现有条件下如何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即我们有没有可能来改变出行方式,使得流通性进一步提高。比如说共享,或者汽车制造商转型出行服务商,把前市场和后市场融会贯通合并考虑。但是现在来看,共享不是那么容易,出行服务商前市场、后市场融合在新的制造商环境里也不是那么容易,融合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

整体来看,汽车限购是否能放开,就事论事是没有结果的,恐怕非得有一个革命性的变化,通过改变现有思维、破除固定的周边条件,来考虑如何解决特有情况下提高流动性的效果。

4

邱宝昌:汽车限购应从临时政策向立法化转型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邱宝昌

汽车限购其实是地方政府身处两难境地做出的无奈之举。不限购会面临严重的交通拥堵、大气环境质量差等问题,限购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人们自主购买私家车的选择权利。综合大区域供需指标和交通拥堵的问题,以北京为代表的一些大城市实行了车牌摇号。但由于法规的不严谨性,导致很多人有空可钻,摇号过程中衍生出不少类似“假结婚”获得牌照的问题。

事实上,限牌作为地方性管理规定,需要依照相关法律来执行。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的立法法修改意见已经对地方政府规章权限进行了规范:当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件尚不成熟时,如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规章实施满两年需要继续实施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措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也就说,如果地方政府现行限购规定取消不了,就应该通过地方人大讨论,形成草案,将其上升至更高的法律层面高度。

除此之外,还可以出台相关政策、红头文件等来完善现行的限购规定。比如北京可以借鉴上海的拍卖方法,拍卖一部分号牌;还可以对劳动模范,或者对城市建设做出突出贡献者等给予一些奖励指标,这将会是一种很实惠的荣誉。

5

颜景辉:资源有效配置是根治消费与拥堵的核心

汽车行业分析专家?颜景辉

以限购手段来治理交通拥堵,这是无奈之举,是谁也不想看到的,当然也包括政府在内,因为这毕竟限制了汽车消费。但是,目前尚未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取代这种政策。

以北京市为例,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俗称“限购令”。当时是想用行政手段限制一下,为公共交通设施建设腾出时间空间。

纵观中国汽车发展历程来看,2009年中国真正的进入了汽车社会,在当年国家还出台过1.6升及下排量购置税减半的政策,这也刺激了当年的汽车消费。

如今,随着北京汽车限购政策进入到第十个年头,可以看到,汽车限购以及限行等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交通拥堵起到缓解作用。但是,限购也带来一些问题,其中包括产生了一批新的汽车刚需群体。这个矛盾也需要相关部门,认真负责的解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经过全国上下的艰苦努力,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形势也逐渐向好,各地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也在逐步恢复。但疫情对车市的影响仍在持续,甚至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特别是在终端销售端口,消费者的需求明显下降,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需求点,面对目前的市场态势,从上到下,究竟如何应对呢?

消费需求大幅下滑,多部委“政策”稳市场

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数据,2020年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5.2万台,同比2019年2月下降78.5%,对比2019年2月因春节因素同比下降19%而言,已属于超低基数,各地汽车普及率都比较高的情况下,汽车销量连续下滑再加上疫情的发生,短期内对汽车行业的冲击很大。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于日前公布,提出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助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一系列意见。

《实施意见》明确,要促进机动车报废更新,加快出台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严格执行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完善农机报废更新实施指导意见。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

更早的2月20日,在一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市场运行司主持工作的副司长王斌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的重要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分研究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减轻疫情对汽车消费的影响。

对于低迷的汽车市场,工信部在2月24日印发的《关于有序推动工业通信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稳增长、促消费”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加快推进包括湖北地区企业的复工复产;保障用工,提高物流效率;调整“双积分”考核、延缓“国六”达标车型等积极减负政策;优化并延续新能源补贴政策,大力发展新能源车产业,以及尽快出台激发消费潜力系列政策等。

需求延后并非“减少”?客户转化“短期”成困难

疫情下,消费市场受到较大影响,近期汽车零售表现低迷。根据多家经销商反馈,很多经销店2月销量同比下滑在7成以上,零售量近乎封冻。那么汽车销量大幅下滑是因为购车需求减少了吗?

根据中汽协联合汽车之家发布《2020新冠疫情中国汽车消费洞察报告》报告显示,疫情并未导致购车需求减少,只是短期需求转化受到抑制。根据线上调查,目前汽车零售量大幅下滑,主要受到疫情影响和季节因素影响,消费者大多居家隔离,外出试驾、订车受限,导致部分用户需求被迫延缓释放。但这些因素均为短期因素,会随着时间的推进和防疫的解除而消失,短期内线索数量下降更多是需求延后,而非需求减少。

同时,报告还显示,疫情的发生让人们更在意个人健康防护,因此,突发的疫情也成为部分用户购车的诱导因素。根据调研,对之前没有购车计划,因疫情爆发而强化购车需求的用户,进行分析后发现,“开车减少感染机会”以及“家人出行安全需要”,是强化其购买私家车的主要因素。

总的来说,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并非“减少”,而是“延后”了,据商务部监测,2月下旬重点监测1000家零售企业,日均销售额比2月中旬增长了5.6%,自1月下旬环比连续负增长后开始恢复正增长。其中,汽车需求反弹增长较为明显,环比增幅达14.8%。

而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居民恐慌心理有所舒缓,企业复工营业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加快恢复。前期被疫情抑制的部分消费开始逐步释放,随着疫情逐渐有效遏制,生产生活秩序进一步恢复,市场销售将进一步平稳回升。意向客户到准客户的转化之路,难度会逐渐下降。

疫情刺激购车意向,购车“新需求”亟待满足

在3月6日,?J.D.?Power发布了一份《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者购车意愿影响调查报告》。经调查发现,部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受疫情影响一定程度上被激发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虽然受疫情影响,在原本无购车计划的受访者中,有近半数的消费者(48.8%)表示“可能会”或“一定会”购车,说明疫情对于人们是否购车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

而根据中汽协联合汽车之家《2020新冠疫情中国汽车消费洞察报告》根据报告,疫情并未减少消费者购车需求,只是短期需求转化受到抑制。疫情催生出消费者新需求,多数用户希望车辆能增加“空气净化、防病毒”功能,并愿意为这类功能付费1000-3000元。

疫情延续至今,影响了全国人民的出行,但也加强了健康和卫生意识。对于关注汽车的用户而言,车内空气净化系统、汽车消毒等功能在疫情背景下更具吸引力。调研数据显示,“车内空气净化系统”是用户在疫情影响下比较重视的汽车功能,占比近70%。

目前,沃尔沃S60、比亚迪唐等车型配置车内空气净化系统,吉利汽车也宣布将于近期推出具有N95口罩级标准的车载净化系统,更高过滤效果的空调滤芯来净化车内空气,汽车配置、功能增多也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投入。84%的调研用户愿意为“空气净化系统、防病毒”功能付费,但消费预期在3000元以下的占主流,承受度超过3000元的用户占17%。

总的来看,当下汽车市场的销量下行,是不可避免的,但在疫情结束之后,必然会出现一波短暂的“购车小高峰”,但随着疫情对经济影响的继续深入,消费者手中的钱必然会“攥的更紧”,就算是政府、车企、经销商三方继续加码,刺激消费,恐怕在整个全球经济萧条期间,汽车销量必然也不会有特别高位的增长,长时间的出现“销量横盘”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而随着汽车市场的更加成熟化,消费者除了关注车辆本身的外观,性能之外,也开始逐渐在意车辆的空气健康和其他智能化安全层面,在销量下行的情况下,如何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也成为了当下车企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需求的“转变之路”,必然会有企业“倒下”,但总会有更好,更优秀的企业站出来,成为新时代的“行业独角兽”,商场如战场,这就是真实写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章标签: # 汽车 # 限购 #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