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

理想汽车出现问题,理想汽车故障率高吗

tamoadmin 2024-08-01 人已围观

简介1.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2.开了3年以上新能源车的人,能说一下新能源车的缺点和真实用车感受吗? (观察者网 文/杨帆 编辑/徐喆)在成为第二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 汽车 企业后,造车新势力理想 汽车 再度由于新车当街起火登上热搜。 8月6日下午,一辆理想ONE在广东肇庆发生起火事故,熊熊火焰一度覆盖了整个上空。 8月7日,理想 汽车 发布事故说明称,事发后理想 汽车 工作人员已

1.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2.开了3年以上新能源车的人,能说一下新能源车的缺点和真实用车感受吗?

理想汽车出现问题,理想汽车故障率高吗

(观察者网 文/杨帆 编辑/徐喆)在成为第二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 汽车 企业后,造车新势力理想 汽车 再度由于新车当街起火登上热搜。

8月6日下午,一辆理想ONE在广东肇庆发生起火事故,熊熊火焰一度覆盖了整个上空。

8月7日,理想 汽车 发布事故说明称,事发后理想 汽车 工作人员已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确认用户情况。目前两名车上人员留院观察,其余乘员人身安全。

8月6日,理想 汽车 发生三个月内第二起起火

理想 汽车 表示,根据车辆事故发生时的相关及数据显示:16时08分54秒,一块疑似铁片的20厘米左右长度的物体曾出现在车辆前方,并随后进入车辆底部,此时车辆时速为115公里/时;16时08分59秒燃油管路压力异常下降;16时09分06 秒,驾驶员靠边停车,车辆发生起火。

根据云端监控数据显示,事故发生后电池、增程器均无任何异常。事故原因初步判断为疑似铁片的物体被高速行驶的车辆卷起,并击穿了高压油管,造成燃油喷溅并被排气管高温引燃。具体的事故原因及详细分析结果,有待事故现场的详细勘察及分析。

这是理想 汽车 自去年12月开启交付以来的第二起车辆起火。今年5月,一辆理想ONE在湖南长沙发生起火事故,事后理想 汽车 方面通报称,引起事故的原因是理想工作人员在修理 汽车 后没有将车漆防护垫从前机舱里取出,导致燃烧。

理想 汽车 称,今年5月于长沙发生的起火事故是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所致

在理想 汽车 接连发生由于内燃机系统引起的起火事故后,另一家造车新势力蔚来 汽车 的新能源副总裁沈斐也按捺不住,直言“坚定地不看好增程式”,他给出的理由则是油电两套系统成本高、复杂度高、故障率升高;而电池技术进步快,续航越来越长;此外,建充电桩比建加油站“容易百倍”,当加电比加油更方便时,插电混动车型还要背负油箱、内燃机和容量很小的电池……

此外沈斐还表示,车企推出增程式产品是想赌近一两年充电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但他相信在、电网以及各方同行的努力下,加电比加油更方便会更快地到来,即使是首推增程式产品的车企,下一款车也一定是纯电动车。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蔚来 汽车 上市的三款车型均为纯电动车。虽然沈斐对理想 汽车 及其增程式路线的态度非常“不客气”,但理想 汽车 的创始人李想与蔚来 汽车 的创始人李斌私交却相当不错。

从左到右:小鹏 汽车 创始人何小鹏、蔚来 汽车 创始人李斌、理想 汽车 创始人李想

理想 汽车 和蔚来一样创立于2015年前后,首款量产车型理想ONE于2019年4月上市,定位为中大型插电混动(增程式)SUV,仅推出一款车型一种配置,官方售价为32.8万元。今年6月中旬,理想 汽车 宣布累计交付数量突破1万辆,成为国内最快达到这一里程碑的新势力。

作为造车新势力,自成立至今理想 汽车 已经累计获得7轮超过120亿元融资。最近的两笔融资领投方均来自于王兴和他的美团网,合计达10.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5.2亿元)。在投资理想 汽车 后,王兴丝毫不掩饰自己对理想前景的溢美,并将理想 汽车 与蔚来、小鹏并称为未来能够存活的三大中国造车新势力。

投资理想 汽车 后,王兴在社交网络不遗余力地称赞理想ONE

今年7月,理想 汽车 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上市招股书。当地时间7月30日,理想 汽车 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敲钟上市,首次公开发行9500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11.5美元,成为继蔚来 汽车 之后第二。在开盘当日,理想 汽车 的最高涨幅约50%,最高市值接近150亿美元并超越了蔚来 汽车 。截止当日收盘,理想 汽车 报收16.46美元,其后数日股价一直保持稳定。尽管发生了起火,但截止8月6日美股收盘,理想 汽车 大涨10.45%,报收18.5美元。

不过作为理想 汽车 的首款量产车型,除了以上两起起火外,理想ONE的车主在交付后不久还遭遇过诸如排放系统故障、油门踏板失灵、动力电池故障导致车辆“趴窝”等惊险,一度引发外界对理想 汽车 质量安全的质疑。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十大故障率最高的汽车盘点

合资品牌之所有能压制住自主品牌,除了品牌形象方面优秀之外,更重要的是合资车一贯皮实耐用、故障率低的形象深入民心,但印象终归是印象,车主的实际反馈以及车辆表现才是最好的论证,今天就来看看十大故障率最高的汽车都有哪些。

众泰T600

T600曾一度被称为汽车的标杆,但是它的质量却不敢恭维,众泰T600遭到投诉的声音不断,成功登上投诉率最高的车排行榜,比如汽车启动时发动机异响,转向异响以及减震带异响等。在降噪方面的表现也不理想,新车的异味很大,明显乘车体验不佳,走烂路会明显感觉汽车路况适应性差,中控台处的震动幅度也比较大。

标致408

标致408是东风标致推出的一款紧凑型汽车,在整个汽车市场可以说也积攒了不少实力,因其宽敞的车内空间以及时尚的外形设计,标致408也是一度广受消费者信赖,但它的故障率也不低,投诉量更是居高不下。据消费者反应,在松油门时标致408会有明显的异响,低速情况下还会有高频率的震动反应;另外在换挡时会有明显的顿挫感,汽车的平顺性欠佳,变速箱工作不正常等,都是标致408常见的毛病。

途胜

途胜也算是国人比较熟知的汽车品牌了,作为一款紧凑型SUV,途胜整体的实力还是担得起这个价格,而且随着2020款的推出,它的知名度也是不断上升,国人对对它的认可度也是非常高。但它的故障率也不低,比如大家反应比较多的发动机抖动问题、汽车熄火或启动时明显非常困难,排气管有大量黑烟冒出,存在烧机油的现象以及变速箱故障等。

起亚智跑

在人们印象中,韩系车便宜配置又高,但安全性不行,可靠性也不好。如今智跑在国内依然在售,价格确实便宜,但这些缺点也是避免不了的。

雪铁龙C5

在国内,C5作为中级车除了后排空间狭小,没摸准国人的心理,其实整体性能还是不错,尤其是底盘扎实。在故障率调查中,雪铁龙C5有着13%的故障率。调查里的雪铁龙C5行驶里程都达到了6.4万公里,有一定参考性的。

马自达阿特兹

也许是马自达太过于专注在技术研发上,导致车辆品控问题出现纶漏,最近阿特兹投诉量可以说高居首位,主要问题集中在:车身、中控台、天窗以及转向系统异响,虽然这并不是重大机械故障,但作为一台合资车型,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属实不该,希望马自达能尽快为客户解决,毕竟因为这些小问题而影响用户口碑,不值得。

大众速腾

一汽大众速腾曾经发生过大规模召回,如今依然不能得到根治。主要问题集中在变速箱异响、顿挫。其实,速腾乃至大众入门紧凑型轿车都有这类问题,主要原因是大众为节省成本。

在低端入门轿车大规模使用干式双离合变速箱,放在交通顺畅的城市还好,一旦长期在城市拥堵路况使用,变速箱档位频繁切换会导致过热,严重情况会烧毁离合器片,导致整台变速箱需要进厂维修。而顿挫、异响正是这类故障“预兆”,在质保期内坏了还有4S店提供质保,一旦出了质保,那只能自费维修。

大众迈腾

在中型轿车领域内,迈腾因其大气得体的造型是许多商务人士的首选,再加上去年帕萨特因“碰撞门”而导致销量大跌,进而让原本购买帕萨特的消费者将目标转向迈腾,使得销量进一步飞跃。购买基数多了之后,投诉量也逐渐增多,从故障原因来看:与上文速腾类似,集中在变速箱滑阀箱故障、变速箱顿挫等问题。

大众朗逸

大众集团向我们证明什么叫“不是一家人,不如一家门",继一汽大众速腾、迈腾之后,上汽大众朗逸也不甘示弱,主要问题除了听到耳朵起茧的变速箱异响、顿挫之外,朗逸为了将成本压到最低,车内大多用硬塑料,除了质感一般之外,经过太阳强烈照射后,劣质塑料会散发出刺鼻的味道,对乘客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日产轩逸

虽然日产在中国市场表现不错,但放眼全球,日产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亏损,2019年日产财报出现6712亿元(约合人民币443亿元)的巨额亏损,这是日产最近20年来最糟糕的成绩单。

虽然亏损貌似与我们消费者没什么关系,但企业没钱,技术研发就会停滞不前,这点也可以从日产全系的发动机以及变速箱看出,搭载在轩逸身上代号HR16发动机已有多年历史,技术层面已经落后于同级车型,即便过去日产引以为豪的CVT变速箱,也随着时间被各大车企所赶超。因此,投诉问题主要表现在变速箱异响、顿挫这些方面。

开了3年以上新能源车的人,能说一下新能源车的缺点和真实用车感受吗?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2、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接近800万辆

2020年10月,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其中明确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20%左右。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我国汽车销量将达到3000万辆。前瞻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进行预测,到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402万辆,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达到783万辆。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我开了3年比亚迪,又开了1年特斯拉,新能源车有3大缺点,奉劝想买的人要三思,不然后悔都来不及!

其中减少高碳排放的化石能源使用和发展新能源,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最重要的一步。

新能源车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孕育而生,造车新势力出现在了大众视野,2018年是造车新势力从PPT造成到实际交付的元年。

如今3年过年了,你们还能记住多少造车新势力的车标,其中又有几家新能源车活了下来?

我们现在能在路上看见的造车新势力车,可能只有小鹏、蔚来、理想ONE、威马,这些新能源车活了下来,一方面是它们的车型足够优秀,另一方面它们本质上还是资本的产物。

说得通俗易懂一点,新能源车虽然是未来发展方向,但是它在目前这个阶段,还是有自身的不可避免的缺点,还没有完全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仅靠卖车还养不活自己。

这里就出现了两个很关键的问题,我们除了关注新能源在实际使用中的缺点,还要明白买新能源车到底是买造成新势力的车,还是买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型。

我自己开了3年的唐DM,还开了1年的特斯拉,前一段时间试驾了小鹏P7和蔚来ES8,对新能源车有较深的感受,接下来将具体介绍我在使用新能源车过程中发现的缺点和实际的用车感受,以及买新能源车是否要注重品牌?

缺点一,担心电池安全

刚买新能源车时,我最担心的是电池衰减和更换电池昂贵,后来开习惯以后,这类问题慢慢就淡忘了,后来随着大家对新能源车电池自燃问题的关注,我自己也开始担心新能源车的安全问题,一度都有些魔怔了。

我担心的第一个安全问题,发生交通事故时,电池可能遭受挤压变形发生短路自燃。

我们以新能源车使用最多的三元锂电池为例,这种电池能量密度非常大,一旦在交通事故中遭受外力挤压破坏,就有极大的可能出现剧烈燃烧,一旦电池出现短路燃烧,基本上几分钟就可能烧毁一辆车,几乎没有救下来的可能性。

车子烧毁我是能够接受的,但是在交通事故中车辆出现变形,人一旦被困车中,这时要是出现电池自燃问题,这样的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我担心的第二个问题,充电时发生自燃,危及其它车辆或造成不可承受的财产损失。

新能源车在充电时发生自燃的可能性是有的,所以就非常担心车在充电时发生自燃,如果仅是自己的车烧了最多自认倒霉,但要是危及周围车辆,那么事情就大了。

其中最让我担心的还是在地下停车场充电,如果在这个半封闭的环境中出现自燃,那么危及的车辆将更多,造成的财产损失将更大,甚至会危及人生安全。

这两个关于新能源车的安全问题,也许是我太过于杞人忧天了,很多人可能会说燃油车也会同样的问题,是的,没错!但是燃油车出现自燃,只要发现及时,是可以被扑灭的,而新能源车发生自燃很难扑灭!

好在我所担心的问题都没有发生,而且现在的车企也非常注重电池安全,比亚迪推出了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广汽埃安推出了三元锂“弹夹电池”。

虽然刀片电池和弹夹电池并不是动力电池的一次发明创造,但是这两种新的电池安全解决方案,成功的降低了电池在发生挤压受损短路出现自燃的概率。

这两种电池安全解决方案都成功的完成了电池穿刺实验,在这种极端的测试中,两款电池虽然都出现了短路冒烟现象,但是都没有出现明火,这就大大的增加新能源车的安全性,让准备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更加的放心。

对于还没有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我认为在购买新能源车时,最应该关注的是安全问题,所以搭载刀片电池和弹夹电池的新能源车更值得考虑。

缺点二,充电难,耗时耗力

关于充电难的问题,我认为这是前几批新能源车主经常遇到的问题,现在随着充电桩的普及,想要充电已经没有那么困难了,但是这个还要看具体城市。

深圳和太原的充电桩就非常普及,我所在的芜湖市充电桩普及率就稍微差点,我一开始就经常出现满城找充电桩的情况,好在芜湖市不大,对我造成的影响有限,但是也浪费了我很多时间和精力。

如果想要购买新能源车,首先就一定要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充电桩做一个简单的调查。

可以查看小区和公司3公里范围内的充电桩数量,至少能够保证在每个时间段都能够随到随充,如果无法做到这样,那么就证明充电桩数量是不够的,对你之后用车会造成影响。

其次是自己所在小区是否能够安装充电桩

我之前住在老小区,连个固定车位都没有,所以更不可能安装私人充电桩,而且当时我开的还是二代唐DM,充满电要6个小时,这就更加造成了我充电不方便。

如果自己所在小区无法安装充电桩,自己所在的城市充电桩又不是很普及,那么我建议你暂时别买纯电车,可以考虑混动车型,比如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对充电桩的依赖就没有那么大。

缺点三,无法避免的里程焦虑

很多人说新能源车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650公里,甚至有的车宣布续航1000公里,我们不应该再把里程焦虑作为新能源车的缺点来说了。

其实这句话很好反驳,我们看看这些长续航新能源车的售价就知道了,最少23万以上,有的还在35万左右,这些车根本就不在大众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内,大多数人购买的还是在1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车,这些车的续航里程普遍在300公里左右。

300公里的巡航能够干什么?跨市还可以,跨省就难了点,所以正在担心续航里程的还是这些1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车。这些车稍微出趟远门,首先查询的就是沿路的充电桩位置,其次祈祷自己不要排队,只有成功到达目的地才能长舒一口气。

想要购新能源车的朋友注意了,如果你预算有限,无法购买长续航的纯电车,那么奉劝你三思,即使你一年也不出一趟远门,但是长续航能力不能没有!

如果你还是想买新能源车,我建议你考虑一下秦PLUS DM-i,这款车13万左右,满电满油续航800公里以上,是个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我建议买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

首先我对造车新势力的车是非常欣赏的,它们的造型设计、内饰做工、智能配置都是顶尖水平,可以说新能源车在国内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在小米、创维、360等 汽车 都宣布跨界造车。

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随着传统车企向新能源车转型,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能够留下来的车企目前未知,但是可以确定造车新势力的未来生存压力很大。

我们不知道哪些造车新势力可以一直生存下去,所以购买它们的车就有了一定的隐患,其中最大的影响是更换电池!

电池是昂贵的,一款50kwh的动力电池,市场价在6万左右,如果车主自行更换,那么将是一笔巨大的经济负担!好在一些车企承诺电池终身质保,还有一些车企承诺对三电系统8年或12万公里质保。

我们先不讨论电池质保需要什么条件,就讨论一条,我们的新能源车可以开8年,那你的车企可以运营8年吗?

这就是我建议大家购买传统车企新能源车的最主要原因,这些传统车企有燃油车作为销量保障,还有实体厂房、有技术积累、有财力支撑, 它们的生存能力是优于造车新势力的,我们买它们的车,至少能够最大程度避免车还在,车企没了。

新能源车的用车感受

燃油车有好的体验也有不好的体验,动力强,油耗就高,动力弱,起步就顿挫,新能源车肯定也有好的体验和不好的体验。

好的体验有:起步快,动力足,超车行云流水,有不错的操控感,并且用车成本低,保养便宜,有着好看的造型和不错的回头率。

不好的体验:首先总是在充电的路上和考虑是不是要充电了,其次是乘客的乘坐体验不好,容易出现晕车现象,最后是保值率低,二手车难卖。

对于这些不好的体验,我还是能在接受的范围内,买来新车又不是当二手车卖的;平时不出远门,所以里程焦虑慢慢减轻了;只是乘客容易晕车的现象,目前一直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式。

写在最后

虽然新能源车是未来的趋势,但还是有一些缺点存在着,对于想买新能源车的人们,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再做决定,如果盲目追赶潮流,没有考虑实际情况,那么就容易因为一时冲动而感到后悔和自责。

我很喜欢新能源车,但是还是想要奉劝一下人在购买之前要三思,毕竟车是奢侈品,更是消费品,只有自身真的需要,才是最适合购买的。

电车确实像数码产品一样,一年甚至半年就会有明显的更新换代,所以永远是买新不买旧。个人认为电车真正的"优势"是与政策限制密不可分的,比如北京这样严格摇号、限行的地方,电车指标意味着你能尽快拥有车辆,获得一定的补贴并且节省购置税。

现在10-20万的电车普遍是500+的续航里程,北方冬季大概350-400,日常使用甚至非高峰期出行没什么问题。今年新出的电车20-40万价位里程普遍1000+,出行压力更小。

但是既然你问缺点,说明还没做好准备接受电车,或者说没有迫切性——那么如果可以选油车,不妨想买了用着,传统的意味着更高的性价比和更好的通用性,就像上面说的,主流的经济型新能源车也要10-20价位,主流的燃油车一般在10万以下就有很多选择,10-20可以选中档以上的进口车了。而且电车虽然故障率低,但是配件维保通用性不高,基本上正经的毛病都得厂家4S店修理。

总之,结合国家政策和全球趋势,电车代表未来,如果3年以后买车,差不多直接电车或者其他动力类型的新能源车吧。如果现在买,不妨买个性价比高的油车,开个3-5年

可以随心所欲的开,又不能随心所欲的开!

车马上就三年了说下感受。

350的续航,冬天200出头,其他300+,家里有桩。

北京用车,确实很省钱,无论是电费还是保养。而且车也好开,不限行,不用费脑子记尾号轮换。

600+长途开过两次,300+长途开过四五次,长途用时要比油车费时。

但是这是三年前的车,现在再买续航应该普遍500+了。500的续航,高速冬天怎么也能开到300+,这样无论是长短途,都没问题。即使一辆车也可以满足多用途用车。

建议买续航600+以上的车,按电量买,80度以上的。用起来绝对值!

荣威,3年,跑了1万多,续航由420变成402啦,车也有点儿松的感觉,其他都好。都是自己家里充电,没用过快充。北京的冬天,续航到过380。

混动没开过,不评论。纯电不是限购城市,不是有钱买着玩最好别买。起速是快,可是需要地板电起速?绝大部分时间和汽油车没啥区别,是安静一些,又不睡觉,有点噪音有啥?好处就是使用成本低不限行,但是车价高啊,日常用是真的焦虑。

如果常出远门建议插混,如果生活圈不出省,纯电足以了。有充电桩和没充电桩是一天一地两种体验。另说开过电车是不会换回纯油车了。

家里只有一辆车的话,建议插混。

1/电车的加速能力。

2/堵车时的发动机不转零油耗。

3/停车的时候可以吹空调而发动机不转。

最近恒大许老板撒钱,我车充满电只需要15块钱,相当于上下班40公里只需要

一块不到,就问你香不香[捂脸]

文章标签: # 新能源 # 汽车 # 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