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

国外汽车产业发展状况_国外汽车产业集群

tamoadmin 2024-05-20 人已围观

简介我国能源储备较差,且结构不太合理。同时能源消费结构同样失调,煤炭消费占比超过一半,石油消费占比近20%。煤炭和石油的大量使用,不仅带来不可再生资源的巨大消耗,加剧了能源枯竭的危险,同时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特别是使用汽柴油作为燃料的汽车,排放大量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成为城市污染的罪魁祸首。因此作为清洁能源的氢能,其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氢能因其不产生任何有害气

国外汽车产业发展状况_国外汽车产业集群

我国能源储备较差,且结构不太合理。同时能源消费结构同样失调,煤炭消费占比超过一半,石油消费占比近20%。煤炭和石油的大量使用,不仅带来不可再生资源的巨大消耗,加剧了能源枯竭的危险,同时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特别是使用汽柴油作为燃料的汽车,排放大量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成为城市污染的罪魁祸首。因此作为清洁能源的氢能,其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氢能因其不产生任何有害气体,具备优越的环保性能,使得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汽车发展的终极目标,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都加大了对燃料电池汽车开发的投入。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开放的区域,同样引领着国内氢能产业的发展。在此区域内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企业除了注重技术领先与产业化落地外,亦非常注重对未来技术的预研与知识产权的积累,但在现有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下,知识产权协同能力较弱,且在主要环节没有形成有效的知识产权共享和交易机制,导致产业链协同能力较差,从而影响了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本文围绕长三角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知识产权活动现状以及协调工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长三角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和政策建议,为长三角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长三角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现状

长三角汽车产业基础雄厚,技术与资本密集,科技创新能力突出,高端人才集聚,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三角地方政府纷纷发布了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规划,为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在内的产业发展创造条件。

1.1?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布局

从2017年9月上海市率先发布《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2018—2030)》以来,地处长三角的宁波、苏州、张家港、如皋、嘉善、六安等多个城市都颁布了氢能规划,如表1所示。

表1长三角出台氢能政策文件概况

浙江省和江苏省也从省级层面分别在2019年4月和2019年9月先后颁布了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从表1可以看出,出台支持氢能产业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城市覆盖了整个长三角地区,以江苏省覆盖范围最广,走在其他省市前面。除此以外,长三角无论是氢能产业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还是其他支持性产业链,都得到了充分覆盖,并对产业链核心地位的氢能使用和燃料电池系统有明显的侧重。长三角各企业对氢能产业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投资热度高,近两三年几大企业的投资额接近百亿元。

目前,长三角地区已集聚30多家氢能相关企业,其中6家企业在2018年收入超过1亿元,15家企业收入超千万元。这些产能化较强的企业已成为我国重点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厂的一级供应商。

除此以外,在长三角特别是江苏省,已形成以如皋氢能源小镇、江苏丹徒氢能源产业园、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和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多个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汽车整车开发制造、产品示范应用的氢能产业链。

1.2?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

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2019年5月正式公布。该《规划》目标为推动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和加氢设施的协调平衡发展。文件将氢走廊建设规划为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3个阶段。其中,在2019—2021年的近期发展规划中,主要任务是示范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启动建设4条氢高速示范线路,建设加氢站40座以上,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超5000辆。在2022—2025年的中期发展规划中,主要任务是大力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发展,提升氢能关键技术水平,推广建设10条以上氢高速公路,建设加氢站200座以上,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突破5万辆。在2026—2030年的远期发展规划中,主要任务是建成20条以上氢高速公路,覆盖长三角全部城市,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区域。届时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将超过20万辆。《规划》还分别明确了加氢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等5项主要任务和加强组织领导等8项保障措施。《规划》的颁布有利于推动长三角氢能产业发展一体化,并为将长三角地区建设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氢能产业示范区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将促进长三角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

2、长三角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发展

2.1新能源汽车领域知识产权

我国新能源汽车原创专利数量占全球专利总量的11%,居全球第三,排在第一的是日本,占比49%,第二为美国,占比20%。中国作为新能源汽车专利市场发展最快的国家,大量外国专利进入中国市场,使得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目标市场,导致本土新能源汽车企业原创专利量占比较低。但是,这也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创新能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2018年中国汽车专利公开23万件,其中发明11万件(授权5万件),同比分别增长30.2%和21.1%。2018年汽车专利申请公开排前十的汽车企业如图1所示。

图1?2018年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汽车企业

从图1可以看出,授权量前十企业,仅有2家国内企业,分别排在第六和第九位,2家企业授权量共956件,仅占排名前十企业总量的13.9%,说明国内汽车行业创新能力较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地处长三角的江淮汽车榜上有名,则从侧面反映了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储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另外,不同汽车企业对专利布局侧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车身及车身附件、智能网联、发动机、电子电器、基础通用、整车制造、整车系统、变速器和制动系统等。其中,新能源汽车的专利数量最大,占比最高,达到了28.6%,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甚至超过了50%。这充分说明国内企业已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投入,并注重在该领域的知识产权建设和保护。新能源汽车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专利申请表现不一,电池技术专利申请量最大,占比达56%,其次为电控技术申请,占比30%,而电机技术申请占比最小。

2.2长三角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储备

长三角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企业在专利数量与分布特点上,均充分体现了长三角在氢能燃料电池产业链的深厚技术积累。在30多家重点企业中,氢能燃料电池汽车领域专利数超过100项的有3家企业,超过10项的有19家企业,专利总数超过1200项。申请专利前十的企业为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苏州弗尔赛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博氢新能源有限公司、张家港富瑞氢能装备有限公司、上海清能燃料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江苏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伯海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竞立制氢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截至2019年5月,上述公司专利申报数量如图2所示。

图2?专利申请量排前十氢能企业

以上10家企业业务既涉及燃料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又包含了整车的开发和制造,同时还涉及了供能基础设施的建设。从地域上看,以苏州和上海的企业为主。

3?、产业链知识产权协同工作机制

知识产权是企业创新能力的体现,同时又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在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角逐中,拥有丰富的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专利的积累与储备数据显示,在发明专利授权上我国与国外有明显差距,尤其缺乏像丰田汽车这样知识产权储备良好的车企。另外在产业链间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协同,制约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前进的步伐。因此,我国企业除了要加强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外,还需要进行产业链之间的知识产权协同,才能提升与国外企业竞争的能力、。

3.1开放专利开源行动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放专利的开源行动是知识产权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不附加任何利益性条件将公司专利对外开放,可加速推进汽车企业采用氢能技术,增加参与氢能汽车开发的企业数量,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跻身新能源汽车技术体系布局的上层,避免重复研发和资源浪费。开放专利的企业在该产业领域也可实现主导制定国际标准或形成事实标准。

3.2建立专门的专利联盟

专利联盟有利于较好地实现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协同,通过联盟联合开发、保护和运营氢能领域的知识产权。首先,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平台实现对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各领域关键技术的知识共享,在此基础上协同开发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相关技术,申报各类专利,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知识产权共享。其次,组建保护协同中心。以中心为载体,加强长三角燃料电池汽车知识产权的维权合作,实现异地办案,异地执法,提高燃料电池汽车知识产权维权的效率与效果。最后,以三省一市的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为基础,建设长三角燃料电池汽车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在统一标准下开展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知识产权经营,以此加强联盟成员的创新,同时促进联盟成员间的知识产权协作,增强成员在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竞争能力,提升长三角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水平,推动该产业走在全国前列。

3.3组建产业技术联盟

以产业技术联盟为载体进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协同。通过产业技术联盟,整合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相关机构,形成产业知识产权联盟。通过设立“专利池”、构建知识产权合作战略、组合知识产权、协调不同利益主体间的诉求等措施进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知识产权的协同,促进长三角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间的协同和创新,掌握长三角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主导权。

注:本文涉及的专利数据均来源于中国专利信息网。(作者:吕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作为一个老牌西方工业强国,战斗民族在军工业上非常强大,坦克飞机大炮卫星样样精通,为何却没有拿得出手的汽车品牌?

为什么在我们国内看不到俄罗斯的汽车品牌呢?由于俄罗斯对其重工业的极度重视导致了其轻工业发展远落后于欧洲及亚洲的其他国家,拖累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节奏,因此现有的俄罗斯汽车厂商基本都处于半停产阶段,其产能仅限于满足国内生产生活需求,不用于出口,远东地区市场早已被亚洲品牌尤其是日产品牌的二手车代替,所以国人很少听说俄罗斯的汽车。

在国内看不到,不代表俄罗斯没有自己的汽车品牌,虽然现在不多了,但历史上确实还出现了一些俄罗斯汽车品牌的,一猫君整理了下相关资料,带你了解俄罗斯汽车。

1.莫斯科人牌汽车

Moskvich(莫斯科人)是前苏联一家汽车制造厂,汽车厂成立于1930年,上世纪70、80年代占据着俄罗斯汽车业的龙头地位,曾经被认为是苏联汽车制造业的一面旗帜。Moskvich与1947年生产首批Moskvich汽车,之后随着市场上的热销,市占率越来越高渐渐把Moskvich推上苏联汽车业的第一大厂。

? “莫斯科人”汽车制造厂有着辉煌的历史,曾经被认为是苏联汽车制造业的一面旗帜。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由于经营不善,该厂欠下近10亿美元的债务,2001年全年仅生产了800辆汽车,2002年干脆一辆也没生产,1500名工人近一年领不到工资。由于“莫斯科人”汽车厂60%的股份是国家控制的,而债务大部分也是欠俄财政部的,因此俄政府一直试图扶持它,但最终也未能挽救它的命运。

2.Gaz汽车

俄罗斯GAZ集团成立于1930年,是当时斯大林发展前苏联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产物,GAZ东家是俄罗斯的金属大亨奥列格·德里帕斯卡(Oleg Deripaska)。GAZ集团是俄罗斯第二大、世界第七大商用车制造商,年产汽车20万辆。GAZ国际的使命是为母公司引进新技术、与国外汽车制造商战略合作、招募高素质人员和向海外拓展。

LDV(Leyland Daf Vans)是英国Leyland和英国汽车公司剩下的最后一点资产,现在GAZ集团收购了英国LDV,但是却希望继续在英国生产LDV有蓬货车。同时,GAZ全球的业务将以英国为基础,并专注于新技术的开发,与国外汽车商家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关系,征用更多高质量高素质的员工,开拓更多新的国外市场。

3.Izh汽车

由前苏联一手建立的IZH汽车厂牌,在2005年夏季就正式走进历史。

苏联解体后,以前国营车厂在市场化的冲击下,也开始向资本化经营之路迈进。所以,在俄罗斯与独立国协改革开放,市场资本主义全面入侵的环境下,虽然造就了俄罗斯成为“金砖四国”的无穷潜力,但是前苏联所设置的许多汽车厂,除了转型为私有企业化体制外,也必须向外另谋出路寻求合作和发展之路,其中IZH就将成为第一个放弃旧有品牌的汽车厂。

对于俄罗斯老一辈的人民来说,IZH走入历史其实带有一些淡淡的哀愁,不过为了企业的生存与永续经营,IZH即使在今年夏季正式走入历史,但汽车厂并不会倒闭,韩国起亚汽车将正式接收纳为旗下。

4.KAMAZ卡玛斯

KAMAZ集团是俄罗斯著名的重型卡车制造商,1969年时苏联规划建造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中心,选定在莫斯科的卡玛河岸建立占地103.6平方公里的KAMA3汽车制造厂,该厂于1976年建成。

KAMAZ也是俄罗斯的汽车公司,是重型柴油车泵、阀产品的专业制造商,主要产品有卡玛斯KAMAZ泵阀系列、克拉斯KRAZ泵阀系列、贝拉斯PLAZ泵阀系列。产品销往俄罗斯联邦、东欧等国。

5.Lada拉达汽车

拉达汽车是俄罗斯最大汽车制造厂――伏尔加(AvtoVAZ)旗下的汽车品牌。拉达汽车承载了苏联和俄罗斯几代人情感,是伏尔加的当家“花旦”。

在俄罗斯的中国人总结的俄罗斯四大怪中的第一怪就是“拉达开得比火箭快”。

在苏联汽车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雄踞中国市场,到七、八十年代逐渐淡出的背景下,在新世纪的第二年,被中国市民熟悉的“依日”、“拉达”汽车重振雄风,再次试图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只不过生产国由前苏联换成了现在的俄罗斯。

生产“依日”和“拉达”汽车的俄罗斯“索克”集团副总裁伊里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日的俄制汽车无论是外观还是质量都已向世界一流水准看齐,并且仍旧保留了原先坚固耐用的特点,相信会受到中国用户的欢迎和信任。

6.UAZ汽车

uaz--前苏联乌里杨诺夫斯克汽车制造厂的缩写。乌里扬诺夫斯克市距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东南875公里,地处伏尔加河中游,是一座拥有357年历史的城市。

UAZ-452于1966年由乌里杨诺夫斯克汽车制造厂开始生产,开始用于民用目的,后来该车及其变型车大量用于军用目的,主要作为救护车、轻型工作车和指挥车。UAZ-452采用54 kW四缸水冷汽油发动机、4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机械转向装置、液压制动系统、纵置半椭圆非独立悬挂。最高车速95 km/h,最大爬坡度57%,涉水深度0.55 m。

7.AvtoVAZ汽车

俄罗斯最大的汽车制造商AvtoVaz 2015年亏损额增长两倍,受此打击该公司近日请求股东伸出援手帮助其避免破产。据悉,AvtoVaz目前由雷诺日产控股。

Avtovaz公司总部位于伏尔加河沿岸的陶里亚蒂市。雷诺-日产公司自2013年以来掌握了多数股权,该公司目前拥有员工4.4万人。得益于该公司的存在,当地供应商也创造了不少工作岗位。

8.阿维托托尔Avtotor汽车

阿维托托尔(Avtotor),俄罗斯汽车品牌,创建于1996年,公司位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地区,是历史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之一,品牌包括宝马、雪佛兰、悍马、克钦独立军等。

俄罗斯Avtotor公司将联手麦格纳国际集团,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Kaliningrad)地区打造汽车产业集群。

据悉,俄罗斯的Avtotor组装公司与不少世界众汽车巨头有合作关系。Avtotor是宝马在俄罗斯的合作伙伴, Avtotor的加里宁格勒工厂自1999年以来就为宝马公司组装了多款车型,包括宝马5系列、宝马X1、宝马X3、宝马X5和宝马X6等。

9.俄罗斯车企TagAZ

俄罗斯当地媒体报道称,该国汽车厂塔甘罗格(TagAZ)因债台高筑,法院已冻结了TagAZ公司的资产和银行账户,可能会导致TagAZ公司倒闭。

但金融危机发生后,俄罗斯汽车销量快速下滑,外国车企的扩张计划纷纷搁浅,导致TagAZ经营遇到困难。

由于俄罗斯当地关税政策制约,外国汽车公司通常倾向于与当地汽车厂合作,组装生产汽车,TagAZ即是提供该项服务的公司之一。奇瑞、现代、起亚均曾是TagAZ的合作伙伴。

大概就这些吧,俄罗斯的汽车工业整体来说发展的不如中国好,所以俄罗斯品牌的汽车也很难进入中国市场,上面的这些汽车品牌或者厂家,有些都已经破产成为了历史。

文章标签: # 汽车 # 燃料电池 # 俄罗斯